益阳“十四五”规划表:“四个转变”书写新时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0-31 10:19
中国日报长沙10月29日电:今天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湖南“十四五”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益阳“十四五”期间的具体成就,主要体现“四个转变”。 银城一阳变得更加强大。 “十四五”以来,益阳实现了全面跨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84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26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益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的增长,增速位居全省第四。质量也有所提高。 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增加到108亿元,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比“十三五”末提高0.57个百分点。人均GDP由“十三五”末的4.75万元突破6万元。同时,优化实现结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2024年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升至33.3%,居全省第三位。 益阳古城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十四五”期间,益阳推动电解铝电容器、制茶产业、造船产业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产业特色。电容器、先进碳基材料、电子线路板成为益阳特色特色的三张金名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745家,世界最高制冷工程建成。同时培育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30个国家级专业化产品新的“小巨人”企业。项目实施方面,益阳电厂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火电厂,益阳高铁南站、常常复线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顺利竣工。 益阳的山山水水变得更加美丽。在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益阳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具体体现在“三个效益”上:更是马维尔复兴,建设一个公园、两个中心、紫江风情带等经济项目,关闭22个石煤矿完成生态修复,南洞庭湖水质连续三年稳定达到Ⅲ类,大通湖总磷浓度降至0.069毫克/升。比较适合商务。 2024年,四县益阳市将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评估优秀县市。到2025年,在水、电、人工、融资等方面出台多项降本增效措施,每年可为企业降低综合运营成本4亿元以上。比较适合旅行。益阳被评为“文学之城”,成为国家羽毛球奥运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城市。全市已创建茶村、花海、桃江、竹海等9个国家4A级景区,总数达到12个。 喜与阳变得更加模糊。益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用于人民经济的支出占总支出的80%以上。 “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5万多人,新增优质义务教育学位6万多人创建国家级医学专业6个、省级医学重点专科72个。益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创新建设86个“老年友好食堂”,入选国家友好城市名单。 “黄老扶幼”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在风险挑战方面,益阳有效应对多次暴雨洪涝循环,成功实现“一堤不塌、一堤不塌、一库不塌”​​。大力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整治三年行动,牵头建立全省应急广播体系,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未来,益阳将继续谱写“三高四新”的美好蓝图,努力谱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变迁”。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春 朱友芳|卢慧玲) WS6901DF5AA310C4DEEA5EEF1D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0/29/WS6901DF5AA310C4DEEA5EEF1D.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