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玉溪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转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1-18 10:30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玉溪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玉溪市将围绕“1+7+n”农业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共享农业、高效农业,推动高原性农业迈向更高水平。 11月17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在玉溪举行。玉溪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谭伟指出,“十四五”以来,玉溪市围绕“谋划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指示精神,“十四五”规划“提质增效”以来,致力于生产、加工、销售“三端”协同发力。农业高原特征和人民收入持续增加。 一是在劳动方面,要努力“把事情搞好”。一是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以“粮、烟、菜、果、花、药、菌、畜”为重点的“1+7+n”农业产业发展产业。 2024年蔬菜产量343.3万吨,居全省第4位;鲜切花产量28.5亿枝,居全省第2位;水果产量175.9万吨,居全省第2位。二是建立统一标准。坚持“统一造纸纤维、统一资源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加工采购、统一品牌运营、统一管理服务”的农产品全流程管控机制,持续打造“第一工厂”。 2025年烟叶产量160.4万吨收购均价为34.67元/公斤,烟叶税收将达6.12亿元。 “云烟城”的主阵地已经合二为一了。三是高标准农场建设。按照“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场155.2万公顷,产量分别稳定公顷和60万吨。四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现代温室等先进模式。植保无人机、山地轨道运输、自动化采摘等农业农艺机械范围不断扩大。农业设施建设面积63.6万公顷,比2020年增长59.7%。 二是在加工方面,要着力“做强”。一是大力发展农业l 商业实体。制定“龙头企业、联动合作社、家庭农场支持、小农参与”的差异化培育机制,全面促进农业生物质量和品质双提升。如今,我市共有农业企业1.16万户,比2020年增长240%;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39家,其中国家重点企业7家,位居全省第三位。二是扩大初加工面积,提高源头质量。继续扩大保鲜、干燥、清洗、分级、包装等关键加工设施范围。农业产区建设冷却、仓储设施2215个,库容126.5万立方米。商业性采后加工通常在蔬菜、水果和花卉的主产区实现。三是精深加工拓展链条、强化链条。支持龙头企业与相关机构联合开展基础技术研究,推动加工产品向附加值领域拓展。例如,茂多利集团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团体合作,成功从罗望子核中提取罗望子多糖,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202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51亿元,产工比2.8:1,居全省第三位。 第三,在销售方面,要力求“精益求精”。一是实施“鱼子号”品牌创建行动,着力发展“鱼子号”特色产业品牌。 “楚城”冰糖橙、“云秀”鲜切花等9个产品荣获“名优产品”称号云南绿色食品“十大人气产品”;华宁柑橘、元江芒果入选国家“地方特产”推广名录。二是落实农业开放提升行动,中老铁路成功开行农产品国际冷链货运班列,蔬菜花卉及综合运输出口实现零成功。2025年1月至8月,国内铁路货运进出站达981.92万吨,同比增加8.38亿元,同比增长3.4%,成为首批外贸转型升级扩销专业示范基地,以国家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线上线下合作体系。至2025年8月,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25.33亿元,同比增长37.56%。华宁县电子商务示范创新案例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2025年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百强县”案例集。 下一步,玉溪市将围绕“1+7+n”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分布式农业、高效农业为重点,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迈向更高水平。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李迎清) WS691B216BA310942CC4991E74 https://yn.chinadaily.com.cn/a/202511/17/ws691b216ba310942cc4991e74.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