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汇丰青少年高尔夫亲子挑战赛火热收官
2025汇丰青少年高尔夫亲子挑战赛将在上海PGA安营高尔夫球会正式举办。
中国日报11月19日电(记者孙晓晨)凛冽的寒风吹进体育场,带来了冬日的寒冷。然而,年轻球员和家长对高尔夫的热情并没有被寒风所冲淡。 2025汇丰青少年高尔夫亲子挑战赛将在上海PGA安营高尔夫球会正式举办。赛事延续经典的“18+1洞”趣味赛制,汇聚全国12组亲子家庭,分为“梦想队”和“未来队”进行角逐。经过一天激烈而有趣的角逐,未来队最终以总比分46比26获胜,荣获“最强亲子队”称号。
汇丰青少年高尔夫亲子挑战赛自2017年推出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是无数家庭孩子们年底期盼的热门活动。八年来,活动见证了绿茵场上一对对亲子的欢笑和感动,记录了无数温暖的拥抱和会心的微笑。
今年,中国著名职业高尔夫运动员、中国国家奥林匹克高尔夫球队队长梁文冲先生再次出现在赛场,以“家长支持官”的身份,为7号使命洞和“19号”欢乐洞的参赛家庭提供帮助。他在开球仪式上感慨道:“每年这个时候,看到家长和孩子们期待的笑容,我都特别感动。作为一名父亲和长期的高尔夫参与者,我始终相信,高尔夫不仅仅是表现和技巧,更是一门关于成长和融合的科学。”
梁文冲先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第18洞战斗激烈,未来队取得领先。
在国际赛上ld,梦之队和未来之队的年轻球员们获得了专属回忆。小球员们与家长一起打球,不仅考验了他们的球技,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四球最佳位置比赛后,未来球队6支球队中有4支获胜,得分为40分。梦之队拿下20分,未来队确立领先优势。
“19洞”极限挑战 乐趣十足 默契十足
随后,所有参赛家庭进入了更加轻松有趣的环节——“第19洞”趣味挑战赛。 “第19洞”共有两场比赛。首场比赛“推杆冰壶”不仅考验选手和家长的推杆技术,还对球碰撞后进行“修复”。梁文冲先生为两队各推一推。每完成7个小球的推后,梦之队总共得10分,击败未来队本节的7分,梦之队获得d 总共加分6分。接下来的第二场比赛是“火力全开”。三盘PKS中,未来队的两组家庭获胜,为未来队赢得了一场胜利。未来队也总共获得6分加分。最终,未来队以46比26的总比分,荣获“最强亲子队”号称号!
赛后颁奖典礼上,梁文冲先生为未来队颁发了冠军奖杯。作为“助理官”,梁文冲老师连续七年参加亲子挑战赛。他表示:“通过亲子挑战赛,我们见证了无数亲子家庭通过高尔夫增进了感情,获得了成长。这项赛事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竞技性比赛,成为了连接父母与孩子的独特纽带。”此外,梁文冲老师还为即将踏上开放之旅的青少年们送上了祝福,祝愿他们我的结果很好。最后,他补充道:“当时的条件与英国开赛非常接近。我希望那里的年轻球员有一天能够站在大满贯赛事的舞台上,继续追逐他们的高尔夫梦想。”
梁文冲先生助力亲子家庭
来自“盟友”的温柔瞬间和衷心信息
家庭高尔夫一日游可能已经结束,但炎热的天气仍在继续。在赛后采访区,参赛家庭分享了当天最衷心的感受。每一次的对话都是亲子关系最真实的写照。
未来队戴高乐与父亲戴树兴配合默契,父子俩以10+8的成绩赢得比洞赛。 “我和父亲更了解彼此,所以我们可以更沉默地合作,我们会知道彼此的落点和球的大致路径。”戴树兴是一名职业高尔夫球手,退役后成为一名教练。戴高乐他从小就开始跟随父亲练习高尔夫球。 “我比自己打球还紧张,毕竟爸爸在这里,爸爸今天打得更好,给我留下了很多机会。”赛后,父亲也给了儿子非常高的评价:“我感觉儿子长大了,变得更加清醒了,现在他经常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表现自己。
戴高乐父子
未来队吴俊奇、吴若琳父女也从这场比赛中收获颇丰。 “这种比赛形式需要团队之间更多的合作。我们还有很多沟通法庭诉讼。 “我们会讨论俱乐部选择、进攻策略等。”吴若琳赛后说道。父亲还表示,亲子游戏形式轻松有趣,让父女俩更加享受高尔夫的乐趣。 “现在一切都是关于他的!他的开球和铁杆击球都很棒。我可以看到他在各个方面的进步。”
虽然杨子瑞和他的父亲杨林未来队在比洞赛中遗憾输掉1洞,父子俩在寒风中展现了顽强的斗志。 “和我爸爸一起打球很有趣。今天我的切击很好。尽管我爸爸的一号木杆并不完美,但他推杆很好,推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 3 码推杆。”杨子瑞认为自己在比赛中表现不错。爸爸拉罗后回忆道:“一开始,我们的对手领先赢了5个洞,但我们没有急,记录了压力,落后了一点。虽然最后输了1个洞很难过,但在这样的时候,我想剩下的就是球员们能继续打完比赛了。”
天色渐晚,2025汇丰青少年高尔夫亲子挑战赛落下帷幕。参赛家庭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球场,高尔夫亲子情谊的温暖也将继续陪伴每个家庭的成长。
WS691DC5E0A310942CC49925B6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1/19/ws691dc5e0a310942cc49925b6.htm我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