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在宜宾发布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1-14 10:22
在全球绿色低碳产业加速转型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历史性成功的背景下,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全体会议于11月12日在宜宾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政府代表、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等4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进行主题演讲、主题演讲、圆桌讨论,致力于切割产业链产业动态和行业未来规划。 大会还发布了备受期待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并举行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完成180个总投资861亿元的重大项目签约,推动宜宾乃至整个川渝地区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n、推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合作共赢。 连续四年发布权威指数,衡量行业新趋势 “面向‘十五五’,动力电池产业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强科技合作合作,增强产业链竞争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打造新能源产业新兴产业支柱,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制造强国苏波在第一阶段全体会议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作主旨报告《关于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科学准确的评估和引导。全体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阔春发布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该指数自2022年起连续四年发布,全面反映行业动态变化和年度发展情况,为政策制定和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树立行业“风向标”,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包括全球指数、中国指数、企业指数三个量表。从全球指数来看,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表现明显优势。我国产业规模优势明显、显着领先。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大、盈利企业多,带动装机量增长。 2024年,全球电动电池装机量将超过60%。中国在创新能力、产业链完善度等关键指标上也继续领先全球市场。 从中国指数来看,广东、江苏、四川、福建、湖北等省份排名前五,与去年保持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电池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位居前三,电池产能、产量、盈利企业数量全国领先。从产业链完整度来看,四川在电池材料加工末端、电池原材料末端具有较强优势。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川拥有丰富的绿色电力资源,正在打造国内零碳电池工厂的标杆。 从企业指数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在业务规模、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竞争力较强,整体排名前列。面对“十五五”,聚焦行业前沿,共同绘制新蓝图 在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中,行业领袖和行业专家围绕电动电池产业关键技术、生态建设和未来区域,加深行业交流,碰撞思想,分享观点。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既是“十四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五五”的规划年。演讲嘉宾不仅总结了中国新能源在质量和品质上的提升为汽车“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为“十五五”或“十五五”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见解和深刻的见解。 “材料将决定一切。”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动力电池产业的新发展首先在于资源材料的成功。他预测,“十五”期间,电动电池+储能+AI可以重塑能源和移动能源新未来。朱共山特别表示,宜宾从链条发展向生态共建转变,从“一白一黑”转变为“一蓝一黑”,从电动电池转变为“4+4+4”现代产业体系,“现象级IP”成为通向未来的窗口。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大力士集团董事长张星海表示,智能延伸轮椅电动汽车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技能,将重新审视传统汽车动力的“存量”属性,充分发挥“增量”新能源技术的优势。 “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可以让电池制造更加低碳,让能源系统更加灵活,让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中关村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名誉主席李小林阐释了数字智能如何通过颠覆性、协作性、良性循环、前瞻性的数字智能赋予绿色发展新动力。 惠州亿纬锂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就电池质量与技术突破以及半固态电池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军 华润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RC Corporation Limited将视野拓展至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领域。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深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成浩从整个汽车企业的角度讲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本质是能源技术创新与智能技术协同的结果。日本电池供应链协会秘书长森岛龙太和英国可再生能源无国界署署长Iona Trofimova Elliott分享了他们的国际视角,并介绍了全球供应链协作和新的国际电池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圆桌讨论以“展望2030年动力电池未来发展”为主题,引发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在主席的主持下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阳、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久军、著名经济学家刘胜军、广汽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吴健、四川傲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亮、SK in Sk中国区总裁李晓云、国轩高科副总裁付昂等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充分肯定了国家政策对能源新领域的支持,并指出了未来合作的路径和行业现有的痛点,给行业打破思维定势带来新的认知启发。 180个重大项目签约投资861亿元激发新动能 全体会议的压轴戏是《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共180个项目此次已签约等项目,总成本达861亿元,涵盖电动电池、新能源存储、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新能源重点领域,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影响力和发展势头。 据介绍,本次大会签约成果实现了引领力和招商引资的双突破,吸引了50余家龙头企业落户宜宾,涵盖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瞪羚企业。其中,以深圳市鹏程五线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软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能实体重点布局。 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合同金额占总金额近50%。 同时,本次签约成果体现了双方协同发展。创新技术和产业链延伸。签约项目连接关键原材料、电芯、关键零部件,延伸车联网显示应用全产业链,并在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如深圳锂能(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半固态电池电芯、新石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中心项目等链上链和链上链。 据悉,项目全面实施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900亿元,年税收贡献将超过5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在显着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宜宾新能源产业人才的快速聚集,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编辑发信人:彭超 通讯员:张欣) WS6915D050A310942CC49915AD https://sc.chinadaily.com.cn/a/202511/13/ws6915d050a310942cc49915ad.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服务热线
400-123-4567